123展会网【www.123zhanhui.com】 - 会展行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因为专心,所以专业

会展行业需要开放,进化,走出自己的路

时间:2022-12-07 08:22 网址:www.123zhanhui.com 编辑:123展会网
内容摘要:新冠肺炎疫情这三年,是会展行业日子最难过的三年,也是行业近二十年来思考最多的三年。记得一位会展行业的老人说过,中国会展业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进脚步。这一点毋庸置疑。无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是2001年加入WTO后,内外贸易...
会展行业需要开放,进化,走出自己的路
 
新冠肺炎疫情这三年,是会展行业日子最难过的三年,也是行业近二十年来思考最多的三年。记得一位会展行业的“老人”说过,中国会展业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进脚步。这一点毋庸置疑。无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是2001年加入WTO后,内外贸易和技术交流、快速融入全球市场均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就像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周期一样,会展行业也应该在高点时就想到未来驱动力这一问题。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层面的思考直到疫情发生才被唤起。
 
令人欣慰的是,会展业也开始了变革之路。过去三年来,行业不断探索线上会展、论坛直播,尝试进入垂直行业,积极学习数字化、新媒体营销,试图采取新的商业模式、获得数字化收入。这些线上的尝试,有的在疫情之前就已经有了,现在重新思考时需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同原来的线下相比,能否做出使效果更好、客户体验更好、参展效果产出更好的东西?任何事情不会一蹴而就、立马奏效,需要坚持和创新。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从互联网到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再到数字化等强劲对手介入,这些“对手”极大地扩大了会展行业的总“蛋糕”。一路走来,我们错以为会展行业“顶住了”。直到翻看优秀展商的营销预算,我们才发现,人家的营销在顺应技术发展,不停地革新、适应市场,迭代了一次又一次,而会展行业却始终跟不上步调,最终成为展商首批选择放弃的营销渠道。会展似乎“被客户的发展所打败”。
 
因此可以这么说,会展企业在疫情下之所以很难生存,一方面是线下活动受限,断绝了主要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是会展行业在数字技术和观念上落后得太多,需要补的“作业”太多,导致会展行业转型困难。
 
刚刚过去的11月,会展行业的萧条景象让业界更加迷茫。在笔者看来,有三点需要会展行业努力尝试。
 
首先,会展行业需要开放。互联网、电商、线上线下、元宇宙新的科技元素不断涌现,在每一次新科技出现时,业界都会讨论其对会展的影响利弊,但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大势所趋,或者说没有实质上的接受,这导致会展在每次科技出现迭代时总是落后至少一个周期来印证市场的趋势。其中,一部分人因担心资源外流而更加封闭。另一部分人尽管已经开始琢磨这个技术如何通过颠覆场景来创造新收入,但是因为创新格局和创新方法的不当,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两头来回拉锯,因举棋不定而一次次错过。外界市场发展显然快过会展,这自然将会展淹没在市场高速增长之下。
 
其次,会展行业需要进化。不管是咨询界大咖刘润的“进化的力量”,还是B2B营销朱强的“超级物种”,都呼吁在这不确定的时代找到新定位、挖掘新需求、创造新服务。业务要有韧性、柔性和延展性,不满足于单一展览收入,注重长效与客户产生业务互动和关联,和客户服务场景可以串联在全年多个节点。比如,有围绕营销的,有围绕数字转型的,有围绕战略研究的,有围绕行业促进的,形式也不拘泥于一种,有工作坊、论坛、沙龙、社群等。
 
最后,会展行业需要走出自己的路。中国会展的发展趋势沿用了欧美主流资源聚集的效能模型。然而,当传统展会已经达到足够体量,甚至超过欧美同类展会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应该学谁?显然,中国应该走出自己的路。

扫码联系展会工作人员
展会报价
免责申明:
因本网站的展会信息和文章等资讯皆转载、采编自网络或是用户投稿,所以本网站不能100%保证信息的的准确性、及时性,如果您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QQ:2536437122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123zhanhui.com/zixun/202212076169.html

展商动态【支持展商投稿】 更多>>

最新发布展会 更多>>

展会网
2025苏州上花渔具展
2025第22届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
2025第十二届中国(成都)国际管网展览会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展
2025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袋式除尘技术与设备展览会
2025第三十届中国国际涂料展、表面处理展
2025广州国际汽车技术展览会
CAWFF2025第26届中国安徽糖酒食品交易会
2025第10届上海国际城镇供水及智慧水务展览会
2025第10届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
2025第19届中国西安国际科学技术产业博览会暨硬科技产业博览会
2025IPFM 国际植物纤维模塑产业展
2025中国国际瓦楞节
2025杭州秋季国际茶产业博览会
2025电子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国际电子电路(大湾区)展览会
2025上海国际高端粉体装备与科学仪器展览会
2025第三届中国(重庆)建筑及装饰材料博览会
BIOME 2025中国(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博览会
2025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
2025第25届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 ASIA)
2025第二届中国安徽文旅博览会
2025临沂第四届印刷包装技术展
2025 第九届杭州国际园林景观产业展览会
2025中国(温州)国际食品、制药机械暨包装工业展览会
2025安徽民宿产业博览会
2025中国临沂印刷包装展
2025第十届世界石油天然气装备博览会
2025第十届中国(重庆)国际火锅产业博览会
2025第42届中国江苏国际新能源电动车及零部件交易会
2025上海国际消费电子技术展(Tech G)
2025第十二届中国西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第七届丝路陕茶文化推广
2025中国国际空调通风暨制冷及冷链产业展览会(RACC)
2025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
CHInano 2025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
展会网
展会网
123展会网微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免责声明 | 在线招聘 | 投诉更正 | 我要投稿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 福利申请
Copyright (C) 2018-2025 123展会网 www.123zhanhui.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62079号-1
123展会网 - 提供展位预定,门票咨询,展会信息发布,展台搭建,酒店预定,兼职服务,展具租赁等展会行业一站式服务【东莞市盛佳展览策划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按月份筛选 查看展会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
按行业筛选 查看展会
电子电力 机械工业 消费电子 光电广告 通信物联 建材五金 汽摩配件 能源冶金 环保水务 安全防护 医疗保健 化工橡塑 暖通制冷 印刷包装 交通物流 家居家具 针纺服饰 体育娱闲 礼品工艺 食品饮料 母婴幼童 文化教育 酒店旅游 农林牧渔 贸易商业 百货特卖 其他行业
按城市筛选 查看展会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杭州 义乌 成都 武汉 长沙 东莞 重庆 福州 厦门 南京 青岛 苏州 南昌 西安 中山 临沂 兰州 银川 昆明 贵阳 宁波 合肥 太原 沈阳 济南 东营 长春 拉萨 烟台 廊坊 大连 郑州 南宁 海口 唐山 天津 赤峰 石家庄 哈尔滨 澳门 香港 台湾 其他
会展行业需要开放,进化,走出自己的路
会展行业需要开放,进化,走出自己的路
 
新冠肺炎疫情这三年,是会展行业日子最难过的三年,也是行业近二十年来思考最多的三年。记得一位会展行业的“老人”说过,中国会展业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进脚步。这一点毋庸置疑。无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是2001年加入WTO后,内外贸易和技术交流、快速融入全球市场均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就像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周期一样,会展行业也应该在高点时就想到未来驱动力这一问题。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层面的思考直到疫情发生才被唤起。
 
令人欣慰的是,会展业也开始了变革之路。过去三年来,行业不断探索线上会展、论坛直播,尝试进入垂直行业,积极学习数字化、新媒体营销,试图采取新的商业模式、获得数字化收入。这些线上的尝试,有的在疫情之前就已经有了,现在重新思考时需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同原来的线下相比,能否做出使效果更好、客户体验更好、参展效果产出更好的东西?任何事情不会一蹴而就、立马奏效,需要坚持和创新。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从互联网到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再到数字化等强劲对手介入,这些“对手”极大地扩大了会展行业的总“蛋糕”。一路走来,我们错以为会展行业“顶住了”。直到翻看优秀展商的营销预算,我们才发现,人家的营销在顺应技术发展,不停地革新、适应市场,迭代了一次又一次,而会展行业却始终跟不上步调,最终成为展商首批选择放弃的营销渠道。会展似乎“被客户的发展所打败”。
 
因此可以这么说,会展企业在疫情下之所以很难生存,一方面是线下活动受限,断绝了主要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是会展行业在数字技术和观念上落后得太多,需要补的“作业”太多,导致会展行业转型困难。
 
刚刚过去的11月,会展行业的萧条景象让业界更加迷茫。在笔者看来,有三点需要会展行业努力尝试。
 
首先,会展行业需要开放。互联网、电商、线上线下、元宇宙新的科技元素不断涌现,在每一次新科技出现时,业界都会讨论其对会展的影响利弊,但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大势所趋,或者说没有实质上的接受,这导致会展在每次科技出现迭代时总是落后至少一个周期来印证市场的趋势。其中,一部分人因担心资源外流而更加封闭。另一部分人尽管已经开始琢磨这个技术如何通过颠覆场景来创造新收入,但是因为创新格局和创新方法的不当,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两头来回拉锯,因举棋不定而一次次错过。外界市场发展显然快过会展,这自然将会展淹没在市场高速增长之下。
 
其次,会展行业需要进化。不管是咨询界大咖刘润的“进化的力量”,还是B2B营销朱强的“超级物种”,都呼吁在这不确定的时代找到新定位、挖掘新需求、创造新服务。业务要有韧性、柔性和延展性,不满足于单一展览收入,注重长效与客户产生业务互动和关联,和客户服务场景可以串联在全年多个节点。比如,有围绕营销的,有围绕数字转型的,有围绕战略研究的,有围绕行业促进的,形式也不拘泥于一种,有工作坊、论坛、沙龙、社群等。
 
最后,会展行业需要走出自己的路。中国会展的发展趋势沿用了欧美主流资源聚集的效能模型。然而,当传统展会已经达到足够体量,甚至超过欧美同类展会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应该学谁?显然,中国应该走出自己的路。

扫码联系展会工作人员
展会报价
【<<返回首页导航】
欢迎关注123展会网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