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6月17日,恰逢周六,走进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展馆,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A馆,叮叮当当一阵阵敲击声从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传来,众人都好奇地围上去一探究竟。 大家都吃过青海土火锅吗?青海土火锅用的基本都是铜火锅,...
6月17日,恰逢周六,走进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展馆,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A馆,“叮叮当当……”一阵阵敲击声从“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传来,众人都好奇地围上去一探究竟。
“大家都吃过青海土火锅吗?青海土火锅用的基本都是铜火锅,我现在正在錾刻的就是铜火锅配件,要给这个配件敲击出图案造型。”
走近一瞧,原来这声音是从银铜器制作及鎏金工艺展示架前传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何满的徒弟柳斌正在錾刻铜火锅配件,他边敲击边向众人介绍。
柳斌身后的展架上,摆放了大大小小20多件银铜器制品,从造型精美的鎏金香炉到庄重精致的将军罐,再到精雕细琢的银器摆件,别具匠心的银壶铜壶,每一件都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湟中银铜器加工工艺已有100多年历史,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观赏到实用,品类繁多的湟中银铜器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而著称,以图案复杂、造型逼真、工艺精湛而见长。
柳斌自小跟随爷爷制作银饰品,后专程拜师何满学习各类银铜器工艺品制作,二十多年如一日潜心学习和制作,如今他已能独立完成一些作品,不少作品还在参展中获奖。
柳斌说:“百年来,匠人们使用敲、錾等技巧,通过浮雕、平雕、拉丝等表现手法,加以独特的技艺——鎏金,不断传承创新,制作出的银铜器产品件件精巧,并具有极高审美价值和独特艺术魅力,深受群众喜爱。”
随着敲击声不断响起,现场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家边欣赏边讨论。
“匠人们需要经过很多道工艺,才能制作出一件件巧夺天工的银器来,其中所蕴藏的匠心令人叹服。”
“这些银制品一看就是纯银,瞧,这个银壶颜色有点发黄,就是银器正常氧化现象。”
“师傅,这个银碗重多少克?价格多少?你们做这样一个银碗要多长时间……”面对众人的好奇问询,柳斌一一解答。
“这些银铜器工艺品,觉得特别精美,很受震撼。听师傅介绍青海土火锅,想着回去之前能够品尝一下。”郭军访说。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叮叮当当……”,非遗传承之声响彻整个博览会展厅,敲击声也吸引了从新疆来的游客郭军访。这几天,郭军访和朋友正在青海旅游,从社交平台看到青海正在举办博览会,于是专门来看看。
据了解,本次生态博览会在非遗展区共展出八个项目,包括湟源排灯、藏族黑陶、河湟剪纸技艺、青绣等,通过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刺绣、剪纸、手工雕刻等,更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手工艺品的制作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传承这些技艺需要耐心、细心和创新,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学习传承这门手艺。”柳斌如是说。
扫码联系展会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