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正定)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数字前沿科技论坛
9月6日,由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河北知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以“数字创造美好未来”为主题的数字前沿科技论坛在石家庄(正定)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数字科技领域的前沿观点展开交流,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打造活力迸发的数字经济,让数字创造美好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无线移动通信专家张平表示,中国在5G系统制造、终端制造以及融合应用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现在正朝着6G的方向发展。他认为,6G主要是用来实现智能化的。“由于单机计算受限于芯片处理能力,难以支撑机器人等移动终端的类人认知与学习。”张平认为,未来的通信技术就是要把计算和通信以及控制全面一体发展,做到万物智能,做到数字孪生和数字化生存。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陈世卿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类脑计算机。陈世卿认为,类脑计算有广阔发展前景,将人脑的智慧性、可塑性和电脑的高效计算结合,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管理自身。他介绍,在智能医疗领域,借助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有望实现“未卜先知”,提前诊断出疾病,在早期实现非侵入式治疗。在智能教育领域,有望让人们尽早地知道自身擅长的领域,选择更合适的从业岗位,促进社会从业结构优质化、从业人员质量提高。
陈世卿希望,把脑科学与AI结合起来,实现脑机融合,利用人脑的创新能力和AI的速度,创造属于每一个人的人工智能。未来最好的人机交互,就是繁重庞杂的工作交由人工智能完成,再通过脑机融合技术,让人类的大脑专注于思考创新。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张平分析,面向大算力时代,产业发展还面临较大挑战。大规模算力获取难度大、成本高,开发的模式门槛高、技术难度大,无法满足大算力时代的需求。面向未来,张平建议,要加强数字核心技术攻关支撑产业应用,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大平台支撑,聚焦国际标准工作,推动产业生态建设,建立广泛的产业联盟。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表示,要更新人力资源服务理念,加快数字赋能人力资源开发的创新。他介绍,当前国内人力资源开发出现三个趋势性变化:一是需求上正由数量型走向数字化的质量型,二是供给上正由无限供给走向有限供给,三是一大批新生代投身到快递、家庭服务、平台服务、市场营销服务等现代服务新业态。
杨志明认为,谁先聚集数字经济人才,谁将占有高质量发展的先机。在广泛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时代,要努力打造透明化生产、数字化工厂、智能化企业,加快“幸福企业”智能制造的迭代升级。
扫码联系展会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