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展会网【www.123zhanhui.com】 - 会展行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因为专心,所以专业

助推南宁打造全国会展名城

时间:2024-03-12 10:08 网址:www.123zhanhui.com 编辑:123展会网
内容摘要:3月6日,广西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南宁市会展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情况。《条例》共四章三十三条,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南宁市会展业迈入法治发展的新阶段。该《条例》的颁布施行将进一步助推首...
3月6日,广西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南宁市会展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情况。《条例》共四章三十三条,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南宁市会展业迈入法治发展的新阶段。该《条例》的颁布施行将进一步助推首府会展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会展经济对地方经济的产业带动效应,使会展业成为服务“南宁渠道”和现代服务业的主力军。

助推南宁打造全国会展名城
 
据悉,近年来,南宁市会展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永久举办地,南宁市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省会城市)”称号。原《南宁市展会管理条例》自2011年施行以来,在促进展会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面对新任务、新目标、新形势,会展业市场秩序也出现一些新问题,亟需通过新的规范要求进行调整。为此,南宁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实际,经过深入的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对原条例进行了全面修订,同时,将《南宁市展会管理条例》的法规名称修改为《南宁市会展业促进条例》。 
 
紧扣“打造全国会展名城,建设区域性国际会展城市”目标 
 
《条例》围绕将南宁市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会展名城,建成区域性国际会展城市为目标,在制度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 
 
紧扣开放主题,以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为牵引,围绕深化国际会展和经贸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在构建会展经济全产业链生态圈、实施“会展+”战略、服务产业融合发展、引进培育会展人才、创新办展办会模式等方面做出了制度安排,推进会展产业多领域开放合作。 
 
引入国际视野,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会展企业,鼓励申办国际知名会展活动,鼓励会展企业加入国际知名会展行业组织,推动会展项目国际认证,提升本市会展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培育境外组展办展能力,支持境内外举办单位、场馆单位和会展服务单位在本市设立机构、举办会展活动、开展项目合作、参与场馆运营等。 
 
打造区域会展集群,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品牌效应,推介宣传南宁城市会展形象,提升“南宁会展”的国际国内品牌知名度;培育与本地重点产业联动的会展项目;推动会展业与制造、商贸、文旅、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扶持规模大、效果好、影响广、促进消费作用强的品牌会展、绿色会展,促进会展新兴业态发展。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总结经验,凸显《条例》的特色与亮点 
 
该《条例》紧密围绕南宁市会展业发展亮点和城市产业发展特点,深入总结了南宁市在会展业方面的有益探索和成熟经验,将为当地会展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融入南宁特色,打造会展名城。此《条例》融入了南宁特色,结合了国家赋予南宁的新使命新任务,南宁会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蓝图,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壮族三月三”民族节日等特色节庆与南宁城市会展形象紧密结合并入法入规。 
 
立足“促进”,破解会展业发展难题。南宁市人大财经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以促进南宁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为主要内容,紧紧围绕南宁市会展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寻找突破口,提出系列保障措施,如:支持要素资源向会展业聚集,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建立会展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会展业;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鼓励发展绿色会展等。 
 
突出“服务”,强化会展业保障工作。《条例》在强化会展服务保障工作方面下足了功夫。从资金支持、政务服务、人才供给等多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方位、多举措、多渠道加强对会展业的服务保障工作,为会展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打出优化会展营商环境“组合拳” 
 
促进南宁市会展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条例》通过一系列多维度、多元化、多样式的制度安排,厘清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优化政务服务,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打出优化会展营商环境“组合拳”,为会展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条例》建立重大会展活动实施保障机制,特别是针对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要建立城市服务保障机制,保障会展活动正常进行。 
 
同时,《条例》还深化“放管服”改革,转换政府职能,从重管理向强服务转变优化政务服务,《条例》规定有关部门要加强协同合作,优化会展政务服务流程。 
 
此外,《条例》还通过会展活动备案制度,为备案的会展活动,主动提供宣传推介、信息咨询、政务协助、权益保护等服务,尽最大可能为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会展活动营造宽松、便捷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条例》的各项制度落地还需要一系列具体的配套政策,比如奖励、支持、扶持政策等,有些已经制定相关文件,有些还需要进一步修改调整或者补充完善。南宁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法规三入”工作要求,指导和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职,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和法规实施的执法监督力度,确保《条例》的各项制度能够真正落地见效。 
 
贯彻落实《条例》多措并举助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南宁市会展业正在逐步恢复并稳步向好,赋能城市展会平台、加大招展力度以及着力做好保障服务,这些举措将助推南宁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为城市经济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赋能城市展会平台方面,《条例》规定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通过品牌宣传、城市推广、招商推介、经贸交流等方式在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重大经贸性展会平台,多举措宣传和推介南宁重点产业招商,积极组织南宁企业参加中国-南亚博览会、东北亚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和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等区域性展会,广泛宣传南宁的城市形象和区位投资优势,打造“南宁会展”城市名片。 
 
在加大招展力度方面,《条例》规定积极对接国家部委、国家级行业协会和知名组展公司,加大与各驻华使领馆、外资企业、跨境电商企业形成政商联动,积极申办和大力引进品牌展会,鼓励和培育本土优质品牌展会的招展和组展单位“走出去”,结合南宁产业发展特点,支持东博会系列产业展、境外展和赴RCEP成员国布局和举办系列产业展会,帮助企业以低成本、高效率开拓RCEP成员国新市场,支持带动作用强、示范效果好的重点展会、品牌展会和成长型展会。 
 
在着力做好保障服务方面,南宁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备案的会展活动主动提供宣传推介、信息咨询、政务协助等服务;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的,需要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家、东盟等字样会展活动以及涉外会展活动,提供协助;主动对接公安、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审批等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推动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为重大会展活动启动保障提供便利等。 
 
据悉,南宁国际会展中心2023年举办的规模以上展览活动85场、会议活动1180场,展会规模164万平方米,规模超过1万平方米的展会34场。观展参会人次超过192万人次,会展业直接收入24.5亿元,对社会综合效益的贡献超过220亿元,拉动周边商贸旅游和住宿餐饮消费迅速回暖。 
 
该《条例》明确了“打造全国会展名城,建设区域性国际会展城市”的立法目的,旨在通过立法手段,进一步发挥会展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带动效应。《条例》的颁布施行,不仅将为南宁市会展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更将对提升南宁市的城市竞争力、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扫码联系展会工作人员
展会报价
免责申明:
因本网站的展会信息和文章等资讯皆转载、采编自网络或是用户投稿,所以本网站不能100%保证信息的的准确性、及时性,如果您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QQ:2536437122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123zhanhui.com/zixun/2024031212932.html

展商动态【支持展商投稿】 更多>>

展会网
2025苏州上花渔具展
2025第22届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
2025广州国际汽车技术展览会
CAWFF2025第26届中国安徽糖酒食品交易会
2025第二届中国安徽文旅博览会
2025安徽民宿产业博览会
2025中国临沂印刷包装展
2025第九届杭州国际园林景观产业展览会
2025(第二十三届)南京国际汽车博览会
2025第四届广州国际自有品牌展
2025中国生命科学大会暨2025中国生命科学博览会
2025中国精准医疗产业博览会
2025中国生命科学大会暨中国生命科学博览会
2025中食展(广州)暨广州国际食品食材展
2025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
2025中国(上海)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览会
2025第十九届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
2025西南(昆明)国际口腔设备器材博览会
2025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
2025第26届高联采高校后勤餐饮博览会
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2025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
2025第27届中国冰淇淋及冷冻食品产业博览会
2025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充电设施产业展
2025中国工博会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MWCS)
2025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2025上海工博会-信息技术与应用展/工业互联网展
2025上海工博会-机器人展
2025上海工博会-上海国际过滤材料展览会
2025上海工博会-工业自动化展(IAS)
2025上海工博会-上海国际电池技术设备展览会暨智慧电源展
2025上海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
2025上海工博会-智能电网及电力自动化展览会
展会网
展会网
123展会网微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免责声明 | 在线招聘 | 投诉更正 | 我要投稿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 福利申请
Copyright (C) 2018-2025 123展会网 www.123zhanhui.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62079号-1
123展会网 - 提供展位预定,门票咨询,展会信息发布,展台搭建,酒店预定,兼职服务,展具租赁等展会行业一站式服务【东莞市盛佳展览策划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按月份筛选 查看展会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
按行业筛选 查看展会
电子电力 机械工业 消费电子 光电广告 通信物联 建材五金 汽摩配件 能源冶金 环保水务 安全防护 医疗保健 化工橡塑 暖通制冷 印刷包装 交通物流 家居家具 针纺服饰 体育娱闲 礼品工艺 食品饮料 母婴幼童 文化教育 酒店旅游 农林牧渔 贸易商业 百货特卖 其他行业
按城市筛选 查看展会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杭州 义乌 成都 武汉 长沙 东莞 重庆 福州 厦门 南京 青岛 苏州 南昌 西安 中山 临沂 兰州 银川 昆明 贵阳 宁波 合肥 太原 沈阳 济南 东营 长春 拉萨 烟台 廊坊 大连 郑州 南宁 海口 唐山 天津 赤峰 石家庄 哈尔滨 澳门 香港 台湾 其他
助推南宁打造全国会展名城
3月6日,广西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南宁市会展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情况。《条例》共四章三十三条,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南宁市会展业迈入法治发展的新阶段。该《条例》的颁布施行将进一步助推首府会展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会展经济对地方经济的产业带动效应,使会展业成为服务“南宁渠道”和现代服务业的主力军。

助推南宁打造全国会展名城
 
据悉,近年来,南宁市会展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永久举办地,南宁市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省会城市)”称号。原《南宁市展会管理条例》自2011年施行以来,在促进展会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面对新任务、新目标、新形势,会展业市场秩序也出现一些新问题,亟需通过新的规范要求进行调整。为此,南宁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实际,经过深入的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对原条例进行了全面修订,同时,将《南宁市展会管理条例》的法规名称修改为《南宁市会展业促进条例》。 
 
紧扣“打造全国会展名城,建设区域性国际会展城市”目标 
 
《条例》围绕将南宁市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会展名城,建成区域性国际会展城市为目标,在制度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 
 
紧扣开放主题,以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为牵引,围绕深化国际会展和经贸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在构建会展经济全产业链生态圈、实施“会展+”战略、服务产业融合发展、引进培育会展人才、创新办展办会模式等方面做出了制度安排,推进会展产业多领域开放合作。 
 
引入国际视野,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会展企业,鼓励申办国际知名会展活动,鼓励会展企业加入国际知名会展行业组织,推动会展项目国际认证,提升本市会展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培育境外组展办展能力,支持境内外举办单位、场馆单位和会展服务单位在本市设立机构、举办会展活动、开展项目合作、参与场馆运营等。 
 
打造区域会展集群,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品牌效应,推介宣传南宁城市会展形象,提升“南宁会展”的国际国内品牌知名度;培育与本地重点产业联动的会展项目;推动会展业与制造、商贸、文旅、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扶持规模大、效果好、影响广、促进消费作用强的品牌会展、绿色会展,促进会展新兴业态发展。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总结经验,凸显《条例》的特色与亮点 
 
该《条例》紧密围绕南宁市会展业发展亮点和城市产业发展特点,深入总结了南宁市在会展业方面的有益探索和成熟经验,将为当地会展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融入南宁特色,打造会展名城。此《条例》融入了南宁特色,结合了国家赋予南宁的新使命新任务,南宁会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蓝图,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壮族三月三”民族节日等特色节庆与南宁城市会展形象紧密结合并入法入规。 
 
立足“促进”,破解会展业发展难题。南宁市人大财经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以促进南宁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为主要内容,紧紧围绕南宁市会展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寻找突破口,提出系列保障措施,如:支持要素资源向会展业聚集,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建立会展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会展业;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鼓励发展绿色会展等。 
 
突出“服务”,强化会展业保障工作。《条例》在强化会展服务保障工作方面下足了功夫。从资金支持、政务服务、人才供给等多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方位、多举措、多渠道加强对会展业的服务保障工作,为会展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打出优化会展营商环境“组合拳” 
 
促进南宁市会展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条例》通过一系列多维度、多元化、多样式的制度安排,厘清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优化政务服务,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打出优化会展营商环境“组合拳”,为会展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条例》建立重大会展活动实施保障机制,特别是针对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要建立城市服务保障机制,保障会展活动正常进行。 
 
同时,《条例》还深化“放管服”改革,转换政府职能,从重管理向强服务转变优化政务服务,《条例》规定有关部门要加强协同合作,优化会展政务服务流程。 
 
此外,《条例》还通过会展活动备案制度,为备案的会展活动,主动提供宣传推介、信息咨询、政务协助、权益保护等服务,尽最大可能为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会展活动营造宽松、便捷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条例》的各项制度落地还需要一系列具体的配套政策,比如奖励、支持、扶持政策等,有些已经制定相关文件,有些还需要进一步修改调整或者补充完善。南宁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法规三入”工作要求,指导和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职,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和法规实施的执法监督力度,确保《条例》的各项制度能够真正落地见效。 
 
贯彻落实《条例》多措并举助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南宁市会展业正在逐步恢复并稳步向好,赋能城市展会平台、加大招展力度以及着力做好保障服务,这些举措将助推南宁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为城市经济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赋能城市展会平台方面,《条例》规定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通过品牌宣传、城市推广、招商推介、经贸交流等方式在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重大经贸性展会平台,多举措宣传和推介南宁重点产业招商,积极组织南宁企业参加中国-南亚博览会、东北亚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和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等区域性展会,广泛宣传南宁的城市形象和区位投资优势,打造“南宁会展”城市名片。 
 
在加大招展力度方面,《条例》规定积极对接国家部委、国家级行业协会和知名组展公司,加大与各驻华使领馆、外资企业、跨境电商企业形成政商联动,积极申办和大力引进品牌展会,鼓励和培育本土优质品牌展会的招展和组展单位“走出去”,结合南宁产业发展特点,支持东博会系列产业展、境外展和赴RCEP成员国布局和举办系列产业展会,帮助企业以低成本、高效率开拓RCEP成员国新市场,支持带动作用强、示范效果好的重点展会、品牌展会和成长型展会。 
 
在着力做好保障服务方面,南宁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备案的会展活动主动提供宣传推介、信息咨询、政务协助等服务;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的,需要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家、东盟等字样会展活动以及涉外会展活动,提供协助;主动对接公安、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审批等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推动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为重大会展活动启动保障提供便利等。 
 
据悉,南宁国际会展中心2023年举办的规模以上展览活动85场、会议活动1180场,展会规模164万平方米,规模超过1万平方米的展会34场。观展参会人次超过192万人次,会展业直接收入24.5亿元,对社会综合效益的贡献超过220亿元,拉动周边商贸旅游和住宿餐饮消费迅速回暖。 
 
该《条例》明确了“打造全国会展名城,建设区域性国际会展城市”的立法目的,旨在通过立法手段,进一步发挥会展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带动效应。《条例》的颁布施行,不仅将为南宁市会展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更将对提升南宁市的城市竞争力、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扫码联系展会工作人员
展会报价
【<<返回首页导航】
欢迎关注123展会网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