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展会网【www.123zhanhui.com】 - 会展行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因为专心,所以专业

文博会上的“交响曲”与“新舰队”

时间:2024-05-31 09:50 网址:www.123zhanhui.com 编辑:123展会网
内容摘要: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于5月23日-2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 二十年来,文博会累计交易展示海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展品超200万种,累计达成超过2.8万亿元的成交额。从万物,到万亿,这些数字不仅反映了文博会...
文博会上的“交响曲”与“新舰队”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于5月23日-2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
 
二十年来,文博会累计交易展示海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展品超200万种,累计达成超过2.8万亿元的成交额。从万物,到万亿,这些数字不仅反映了文博会巨大的影响力,也彰显了中国文化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本届文博会以线下为主、线上同步的方式举办,线下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设8大展馆,超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产业项目集中亮相。
自2004年扬帆起航至今,文博会已走过二十载春秋。
 
文化“加法”,“加”在领域。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爬取了2004年至2024年共1806篇文博会报道,利用文本分析算法,逐年统计了报道高频词。
 
我们发现,文博会的展品多至数万,“文化”二字如同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且不断与其他领域交织融合。从最初的“玉石”“动漫”,到“旅游”“互动”,再到近年的“数字”“科技”,再到今年的“AI”“IP”,文博会展现了一个万物交叉互联、日益扩容增质的“文化+”体系。
 
今年“AI” 一词首登高频词榜单。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本届文博会设立了AI大模型集中发布推广区,华为、盘古等行业领军企业携其重磅产品亮相,展现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广阔前景。
 
在广东综合展区的“大模型产业应用厅”内,有8个具有代表性的AI大模型参展,包括鹏城实验室的“鹏城·脑海”、南方电网“大瓦特”大模型等,呈现未来文化科技细分领域新技术、新场景、新趋势。
 
据介绍,“鹏城·脑海”是国内第一个用国产算力和技术训练的千亿级大模型,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文通用AI大模型。国产背后是强大可靠、自主可控。南方电网“大瓦特”大模型是电力行业首个跨NLP/CV模态大模型产品,实现了算力、算法、应用全过程的自主可控,并已在智能客服、输变配、电力调度和安监等垂直领域使用。“大瓦特”验证了研发自主可控大模型的可行性,标志其在算法创新和工业设计方面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文化“加法”,“加”在规模。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回首文博会20年的发展历程,展会规模不断扩大。从首届的4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到今年的16万平方米,从最初的1个分会场到今年的52个分会场。

参展团体越来越庞大和多样。今年共有6015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419家;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参会国家和地区从10个增加至108个。多方机构积极参与,实现资金、信息、人才等资源的高效对接,促进国内外市场无缝融合,体现出文博会作为文化产业“孵化器”的重要意义。
 
文博会繁荣发展的背后,是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生动写照。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持续增强,其进出口额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

借助文博会,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企业找到商机和客户,实现品牌价值提升,不断刷新交易数额。据统计,文博会每年重点组织超过4000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进行现场展示与交易,推动了海内外文化产业贸易繁荣发展。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经过十余年的稳步攀升,中国文化产品的进出口额从2008年的433.0亿美元(约合313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的1802.6亿美元(约合13059亿元人民币),形成了万亿元级别交易市场。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在各类商品品类中,玩具、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的进出口额占比持续增长,成为中国文化出口的新亮点。

具体而言,这些品类在2018年的占比分别为25.1%和20.3%,到了2022年,其占比已提升至27.3%和21.4%。同时,它们的进出口额也实现了大幅增长,从2018年的257.3亿美元和207.3亿美元,跃升至2022年的491.8亿美元和385.8亿美元。

中国文化产品经历了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阶段。

腾讯在海外落地的文化交流媒体平台WeTV,通过11种语言,向世界各地海外用户传播中国的优质视听内容。开发出“猪猪侠”IP的咏声动漫,动漫影视内容覆盖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动漫玩具及衍生产品远销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地区。潮玩品牌“泡泡玛特”,2021年在港澳台及海外地区的门店和机器人商店数量分别为7家和9台,短短两年后,这一数字已飙升至80家和159台。

《中国出海企业现状洞察报告(2023)》显示,中国出海企业中,文化娱乐企业占比9.63%。中国文化产业打造出了越来越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品牌,共建起中国“新舰队”。
网文、网剧、网游等新兴文化载体也承载着中华文化的魅力,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国风”。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自2020年上线以来,米哈游开发的国产原创游戏《原神》连续三年保持中国游戏出海收入第一。米哈游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网、粤学习记者,《原神》在创作和推广过程中加入了大
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在我们看来,内容创新需要依托传统文化,同时也要不断探索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让传统文化走新更走‘心’,绽放新活力。”

现如今,文博会已成长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成为助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文博会高速发展背后,是中国文化产业的生机蓬勃。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前沿数字技术,有力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

及相关产业企业的数量攀升至7.3万家,同比增长5.8%;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9515亿元,同比增长8.2%。
而这些数据,正是自信、开放、创新的中国文化再出发的新起点。

扫码联系展会工作人员
展会报价
免责申明:
因本网站的展会信息和文章等资讯皆转载、采编自网络或是用户投稿,所以本网站不能100%保证信息的的准确性、及时性,如果您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QQ:2536437122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123zhanhui.com/zixun/2024053113909.html

展商动态【支持展商投稿】 更多>>

展会网
2025苏州上花渔具展
2025第22届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
2025广州国际汽车技术展览会
CAWFF2025第26届中国安徽糖酒食品交易会
2025第二届中国安徽文旅博览会
2025安徽民宿产业博览会
2025中国临沂印刷包装展
2025第九届杭州国际园林景观产业展览会
2025(第二十三届)南京国际汽车博览会
2025第四届广州国际自有品牌展
2025中国生命科学大会暨2025中国生命科学博览会
2025中国精准医疗产业博览会
2025中国生命科学大会暨中国生命科学博览会
2025中食展(广州)暨广州国际食品食材展
2025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
2025中国(上海)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览会
2025第十九届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
2025西南(昆明)国际口腔设备器材博览会
2025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
2025第26届高联采高校后勤餐饮博览会
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2025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
2025第27届中国冰淇淋及冷冻食品产业博览会
2025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充电设施产业展
2025中国工博会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MWCS)
2025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2025上海工博会-信息技术与应用展/工业互联网展
2025上海工博会-机器人展
2025上海工博会-上海国际过滤材料展览会
2025上海工博会-工业自动化展(IAS)
2025上海工博会-上海国际电池技术设备展览会暨智慧电源展
2025上海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
2025上海工博会-智能电网及电力自动化展览会
展会网
展会网
123展会网微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免责声明 | 在线招聘 | 投诉更正 | 我要投稿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 福利申请
Copyright (C) 2018-2025 123展会网 www.123zhanhui.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62079号-1
123展会网 - 提供展位预定,门票咨询,展会信息发布,展台搭建,酒店预定,兼职服务,展具租赁等展会行业一站式服务【东莞市盛佳展览策划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按月份筛选 查看展会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
按行业筛选 查看展会
电子电力 机械工业 消费电子 光电广告 通信物联 建材五金 汽摩配件 能源冶金 环保水务 安全防护 医疗保健 化工橡塑 暖通制冷 印刷包装 交通物流 家居家具 针纺服饰 体育娱闲 礼品工艺 食品饮料 母婴幼童 文化教育 酒店旅游 农林牧渔 贸易商业 百货特卖 其他行业
按城市筛选 查看展会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杭州 义乌 成都 武汉 长沙 东莞 重庆 福州 厦门 南京 青岛 苏州 南昌 西安 中山 临沂 兰州 银川 昆明 贵阳 宁波 合肥 太原 沈阳 济南 东营 长春 拉萨 烟台 廊坊 大连 郑州 南宁 海口 唐山 天津 赤峰 石家庄 哈尔滨 澳门 香港 台湾 其他
文博会上的“交响曲”与“新舰队”
文博会上的“交响曲”与“新舰队”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于5月23日-2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
 
二十年来,文博会累计交易展示海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展品超200万种,累计达成超过2.8万亿元的成交额。从万物,到万亿,这些数字不仅反映了文博会巨大的影响力,也彰显了中国文化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本届文博会以线下为主、线上同步的方式举办,线下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设8大展馆,超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产业项目集中亮相。
自2004年扬帆起航至今,文博会已走过二十载春秋。
 
文化“加法”,“加”在领域。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爬取了2004年至2024年共1806篇文博会报道,利用文本分析算法,逐年统计了报道高频词。
 
我们发现,文博会的展品多至数万,“文化”二字如同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且不断与其他领域交织融合。从最初的“玉石”“动漫”,到“旅游”“互动”,再到近年的“数字”“科技”,再到今年的“AI”“IP”,文博会展现了一个万物交叉互联、日益扩容增质的“文化+”体系。
 
今年“AI” 一词首登高频词榜单。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本届文博会设立了AI大模型集中发布推广区,华为、盘古等行业领军企业携其重磅产品亮相,展现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广阔前景。
 
在广东综合展区的“大模型产业应用厅”内,有8个具有代表性的AI大模型参展,包括鹏城实验室的“鹏城·脑海”、南方电网“大瓦特”大模型等,呈现未来文化科技细分领域新技术、新场景、新趋势。
 
据介绍,“鹏城·脑海”是国内第一个用国产算力和技术训练的千亿级大模型,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文通用AI大模型。国产背后是强大可靠、自主可控。南方电网“大瓦特”大模型是电力行业首个跨NLP/CV模态大模型产品,实现了算力、算法、应用全过程的自主可控,并已在智能客服、输变配、电力调度和安监等垂直领域使用。“大瓦特”验证了研发自主可控大模型的可行性,标志其在算法创新和工业设计方面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文化“加法”,“加”在规模。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回首文博会20年的发展历程,展会规模不断扩大。从首届的4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到今年的16万平方米,从最初的1个分会场到今年的52个分会场。

参展团体越来越庞大和多样。今年共有6015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419家;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参会国家和地区从10个增加至108个。多方机构积极参与,实现资金、信息、人才等资源的高效对接,促进国内外市场无缝融合,体现出文博会作为文化产业“孵化器”的重要意义。
 
文博会繁荣发展的背后,是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生动写照。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持续增强,其进出口额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

借助文博会,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企业找到商机和客户,实现品牌价值提升,不断刷新交易数额。据统计,文博会每年重点组织超过4000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进行现场展示与交易,推动了海内外文化产业贸易繁荣发展。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经过十余年的稳步攀升,中国文化产品的进出口额从2008年的433.0亿美元(约合313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的1802.6亿美元(约合13059亿元人民币),形成了万亿元级别交易市场。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在各类商品品类中,玩具、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的进出口额占比持续增长,成为中国文化出口的新亮点。

具体而言,这些品类在2018年的占比分别为25.1%和20.3%,到了2022年,其占比已提升至27.3%和21.4%。同时,它们的进出口额也实现了大幅增长,从2018年的257.3亿美元和207.3亿美元,跃升至2022年的491.8亿美元和385.8亿美元。

中国文化产品经历了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阶段。

腾讯在海外落地的文化交流媒体平台WeTV,通过11种语言,向世界各地海外用户传播中国的优质视听内容。开发出“猪猪侠”IP的咏声动漫,动漫影视内容覆盖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动漫玩具及衍生产品远销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地区。潮玩品牌“泡泡玛特”,2021年在港澳台及海外地区的门店和机器人商店数量分别为7家和9台,短短两年后,这一数字已飙升至80家和159台。

《中国出海企业现状洞察报告(2023)》显示,中国出海企业中,文化娱乐企业占比9.63%。中国文化产业打造出了越来越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品牌,共建起中国“新舰队”。
网文、网剧、网游等新兴文化载体也承载着中华文化的魅力,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国风”。
有些信息参考自123展会网(http://www.123zhanhui.com)
自2020年上线以来,米哈游开发的国产原创游戏《原神》连续三年保持中国游戏出海收入第一。米哈游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网、粤学习记者,《原神》在创作和推广过程中加入了大
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在我们看来,内容创新需要依托传统文化,同时也要不断探索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让传统文化走新更走‘心’,绽放新活力。”

现如今,文博会已成长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成为助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文博会高速发展背后,是中国文化产业的生机蓬勃。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前沿数字技术,有力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

及相关产业企业的数量攀升至7.3万家,同比增长5.8%;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9515亿元,同比增长8.2%。
而这些数据,正是自信、开放、创新的中国文化再出发的新起点。

扫码联系展会工作人员
展会报价
【<<返回首页导航】
欢迎关注123展会网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