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三是加强技术对接,着力集聚创新动能。本届进博会有44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创新特征格外突出。创新孵化专区有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个项目参展。其中,上海积极支持北欧创新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启迪之星等3家平台企业,携来自北...
三是加强技术对接,着力集聚创新动能。本届进博会有44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创新特征格外突出。创新孵化专区有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个项目参展。其中,上海积极支持北欧创新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启迪之星等3家平台企业,携来自北欧、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80余个优质项目亮相。“聚前沿·创未来”创新孵化专场活动上,发布了《上海科技创新政策服务指南》,助力创新企业孵化发展。国家会展中心云集全球产品、技术的同时,上海临港则集聚了全球“最强大脑”,在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同样是第六届,两者相通的是开放合作与协同创新。

四是拓展务实合作,助力更加包容共享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李强总理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在上海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上海正在加快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扩大电子商务领域对外开放,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新高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本届进博会,有120个外宾团组和百余名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高管,感受了进博热度和上海温度。上海市领导会见了来沪参加进博会的外国政要和企业高管,积极推进企业用好进博会这一国际公共产品,进一步促进经贸、科创、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此外,上海人文交流馆亮相进博会,以“进博首发彰显溢出效应”为主题,分7个展区展示了90个本土精品和海外优品的进博故事。
以精益求精为目标,服务保障再上新台阶
从展客商的视角出发,聚焦智慧、绿色和便利,以高品质服务保障,实现了展会安全有序和观展便捷舒适。可以归纳为“六个首次”和“六个优化”。
“六个首次”主要包括:
一是首次搭建进博会空间计算平台,精准计算、回溯展馆的实时数字动态,已应用于人流态势实时感知和人群异常聚集告警,应急响应有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是首次推出参展动植物产品、食品特许审批便利举措,第六届进博会共办理特许审批43份,有来自基里巴斯、马耳他等8个国家的展品,涉及水产品、菠萝等多种食品农产品
三是首次实现全绿电办展,通过省份间绿电交易的方式,采购了绿电800万千瓦时。除了实现全绿电办展,第六届进博会期间还将对建筑运行、餐饮供应等碳排放数据进行核算,采用购买碳配额方式,中和展会温室气体排放,实现零碳办展目标。
四是首次设立法律服务保障组。设置涉外法律服务中心、调解中心、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和西虹桥人民法庭一站式服务窗口等四个驻场服务点位,组建法律服务志愿团,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500余次。
五是首次在展馆内举办了“进博首发之夜”主题活动,丰富了进博会消费场景,使展客商能够尽享进博精品。线上同步开展“丝路云品”电商节活动,开启“丝路云品”专属直播间,推出了进博会打卡、云逛展等活动。
六是首次在国家会展中心周边停车场设置了非预约社会车辆定点下客点,进一步挖潜停车资源、优化停车场功能。搭乘未预约车辆的展客商在此下车后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展馆。
“六个优化”主要包括:
一是优化了证件办理程序。今年,办证流程由串联改为并联,办理时间进一步压缩,应急办证最快24小时内完成。同时,扩大了电子证件的使用范围和时间,遗失、遗忘证件的展客商可以非常便捷地线上申请、快速入馆。
二是优化了交通出行举措。轨道交通、包车客运、地面公交、出租汽车全方位保障了展客商的出行需求,集约化出行方式超七成,其中轨道交通占比约45%、包车客运占比约30%。此外,近3000个停车泊位实行灵活预约,大车泊位剩余时及时调整向小车开放。
三是优化了食品供应保障。53个固定餐饮、7个临时餐饮和12辆流动餐车,为展客商提供了丰富的用餐选择。推行适度点餐和“小份菜”,开展自律承诺等光盘行动,餐余垃圾分类实现100%。同时,供博食品安全保障标准全面实施,确保展客商吃得安心。
四是优化了接待服务举措。300余名联络官、750辆上汽接待用车等资源,保障了嘉宾接待任务的顺利完成。在进博会官网以及相关旅游平台发布了871家接待宾馆酒店名单,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确保房源充足、价格稳定。展馆内设置“党群服务站”和“职工驿站”,为展客商以及一线工作者提供服务。
五是优化了志愿者服务。近6000名“小叶子”志愿者分批参加了“啄木鸟”行动等岗位实训,既了解场馆、熟悉场地,又辅助检查场馆设施和标识,为展客商提供了更加准确、细致的服务。
六是优化了消费支付方式。上海在包括商业、文旅、机场车站等重点场景已开通外卡POS机超3万台,实现三大场景重点商户全覆盖,以满足来沪境外人员的刷卡支付习惯。同时,国家会展中心和“吃、住、行、游、购、医”等各大场景的商户均支持受理多种支付方式,可满足来沪境外人员在沪日常消费支付便利。
扫码联系展会工作人员